|
贈貞固上人 / 作者:張祜 |
南國披僧籍,高標一道林。
律儀精氈布,真行正吞針。
掇火身潛起,焚香口旋吟。
非論坐中社,余亦舊知音。
|
|
贈貞固上人解釋: 贈貞固上人
南國披僧籍,高標一道林。
律儀精氈布,真行正吞針。
掇火身潛起,焚香口旋吟。
非論坐中社,余亦舊知音。
詩詞中文譯文:
給貞固上人
他的家鄉在南方,身份是僧人,一直致力于修行。
他以嚴格的戒律為準則,熟練地掌握了精美的繡針技巧。
他捧起火炭,悄然起身,點燃香煙,口中吟詠。
無論在特殊的場合,還是在平常的社交中,我依然視他為心靈的朋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張祜寫給一位名叫貞固的僧人的贈詩。詩中描寫了貞固僧人在南國修行的情景,表達了對他高尚品德和修行成果的贊美。
首先,詩人說貞固是南國的一位僧人,這里的南國可以指代現在的廣東、廣西等地。他披著僧人的衣紋,象征著他已經加入了僧團,拋棄了塵世的繁華。高標一道林,意指他對道德和修行的標準要求很高,刻苦自律,一心修行。
接著,詩人描述了貞固僧人的修行狀態。他律儀精氈布,意指他嚴謹遵守戒律,精心修習及精神充實,就像細膩精美的氈布一樣。真行正吞針,象征著他熟練地掌握了精湛的繡針技藝,這里也可以看作是對他修行的象征。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和貞固之間的交情。掇火身潛起,焚香口旋吟,描述了貞固點燃香煙并吟誦經文的場景,顯現出他內心的寧靜和專注。非論坐中社,余亦舊知音,無論在什么樣的場合,貞固和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不變,詩人將貞固視為自己的舊友。
整首詩情感平和,抒發了詩人對貞固僧人高尚修行的崇敬和友情的珍視,傳達了對修行之道的推崇和向往。通過描繪貞固僧人的修行狀態,以及他與詩人之間的情誼,展現了詩人對于追求精神境界和真正友誼的向往與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