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作(一作江上旅泊) / 作者:張祜 |
楚塞南行久,秦城北望遙。
少年花已過,衰病柳先凋。
客淚收回日,鄉心寄落潮。
殷勤問春雁,何處是煙霄。
|
|
江南作(一作江上旅泊)解釋: 《江南作(一作江上旅泊)》是唐代詩人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南作(一作江上旅泊)
楚塞南行久,秦城北望遙。
少年花已過,衰病柳先凋。
客淚收回日,鄉心寄落潮。
殷勤問春雁,何處是煙霄。
中文譯文:
長久以來,我一直向南行至楚塞,望著北方的秦城遙遠無邊。
少年時的花兒已經凋謝,衰病的柳樹比花更早凋謝。
客居他鄉的淚水在白天里收回,思鄉之情寄托在潮水之上。
我殷切地問候春天的雁鳥,它們在何處飛翔于煙霄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張祜在江南旅居時的思鄉之情。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故鄉的思念和鄉愁之情。
首兩句“楚塞南行久,秦城北望遙”,詩人描述了他長久以來一直向南行走,遠離了故鄉。他站在楚地的邊界,遙望北方的秦城,感嘆離故鄉的距離遙遠。
接著,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變化來抒發自己的感受。“少年花已過,衰病柳先凋”,詩人以花和柳樹的凋謝來象征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表達了時光流轉中的無常和人事易逝。
詩的下半部分,“客淚收回日,鄉心寄落潮。殷勤問春雁,何處是煙霄”,表達了詩人在異鄉流淚的心情,但他決定在白天抑制住眼淚,將思念之情托付給潮水,希望它能傳達到故鄉。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春天雁鳥的殷切問候,他渴望知道它們正在哪個地方飛翔,是否飛過了天際。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異鄉漂泊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將內心的感受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給人以深刻的感觸,反映了人在異鄉的孤獨與鄉愁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