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道中作三首 / 作者:張祜 |
日落江村遠,煙云度幾重。
問人孤驛路,驅馬亂山峰。
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鐘。
凄涼哭途意,行處又饑兇。
西江江上月,遠遠照征衣。
夜色草中網,秋聲林外機。
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稀。
無復是鄉井,鷓鴣聊自飛。
秋灘一望平,遠遠見山城。
落日啼烏桕,空林露寄生。
燒畬殘火色,蕩槳夜溪聲。
況是會游處,桑田小變更。
|
|
江西道中作三首解釋: 《江西道中作三首》是唐代詩人張祜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日落江村遠,
煙云度幾重。
問人孤驛路,
驅馬亂山峰。
夜入霜林火,
寒生水寺鐘。
凄涼哭途意,
行處又饑兇。
第二首:
西江江上月,
遠遠照征衣。
夜色草中網,
秋聲林外機。
渚田牛路熟,
石岸客船稀。
無復是鄉井,
鷓鴣聊自飛。
第三首:
秋灘一望平,
遠遠見山城。
落日啼烏桕,
空林露寄生。
燒畬殘火色,
蕩槳夜溪聲。
況是會游處,
桑田小變更。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江西道路上的所見所感。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表達了作者對旅途的凄涼和困苦的感受。
第一首詩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日落后江村漸行漸遠,煙云層層疊疊。孤獨的旅行者詢問行人孤驛的路線,在山峰之間驅馬奔馳。夜晚進入霜林,火光照亮了寒冷的水寺鐘聲。作者感受到旅途的凄涼,行進之處又饑餓而兇險。
第二首詩描繪了夜晚的江上景色,月光遠遠照耀著行人的衣衫。夜色中草地上的網捕住了秋天的聲音,林外傳來機器的聲音。江邊的田地和牛路變得熟悉,石岸上的客船稀少。鄉村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模樣,只有鷓鴣自由地飛翔。
第三首詩描繪了秋天平灘的景象,遠遠可以看到山城的輪廓。夕陽映照著烏桕樹,空曠的林中露水滋養生命。農田上殘留著燃燒后的火光,夜晚的溪水悅耳地擦過船槳。這個會游之地已經發生了變化,桑田已經有了微小的變更。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中細微的變化和人們在旅途中的艱難經歷,表達了作者對時光變遷和命運變化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技巧,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