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非濟時具,頗識素餐恥”是出自《劉基》創作的“北上感懷”,總共“57”句,當前“雖非濟時具,頗識素餐恥”是出自第5句。
“雖非濟時具,頗識素餐恥”解釋: 《北上感懷》是明代詩人劉基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國家危難之際,雖然自己不能直接參與救國圖存的事業,但內心仍然充滿憂國憂民之情,并且自責未能為國效力。 具體到詩句“雖非濟時具,頗識素餐恥”: - “雖非濟時具”:意思是說,雖然我并不是能夠拯救國家于危難之中的有用之才。這里的“濟時具”指的是能幫助國家渡過難關的人才或物。 - “頗識素餐恥”:這句話的意思是,但我明白自己不能白白享受國家的俸祿而不為國效力是一種可恥的事情。“素餐”指白吃飯不做事,“恥”則是羞恥、慚愧。 結合整首詩來看,劉基在這兩句中表達了對自己未能直接參與抗元斗爭的遺憾和自責。他雖然可能沒有實際參與到戰斗或決策中去,但他明白自己作為國家的一員,有責任為國分憂解難,不能只享受俸祿而不盡義務。這種情感反映了詩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愛國情懷。 劉基是明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的一生都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在元末明初的社會動蕩中,他積極參與反元斗爭,并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這首詩反映了他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一種復雜心情:既有對國家未來的憂慮,也有對自己未能直接參與抗爭的自責。
查看完整“雖非濟時具,頗識素餐恥”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雖非濟時具,頗識素餐恥 的上一句
下一句:雖非濟時具,頗識素餐恥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