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蘇州思益寺 / 作者:張祜 |
四面山形斷,樓臺此迥臨。
兩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滲。
鑿石西龕小,穿松北塢深。
會當來結社,長日為僧吟。
|
|
題蘇州思益寺解釋: 《題蘇州思益寺》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四面山形斷,樓臺此迥臨。
兩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滲。
鑿石西龕小,穿松北塢深。
會當來結社,長日為僧吟。
這首詩詞描繪了思益寺的景色。思益寺位于蘇州,四周山勢險峻,山形斷續,而寺廟樓臺矗立其中,與周圍的山峰相映成趣。兩座峰巒高聳而起,形狀各異,一條溪水從兩座山峰間流淌而下。寺廟內有一處鑿石而成的小龕,西面,大小適中,而穿過松林北面的山塢更加深邃。在這里,僧人們聚會結社,整天長時間地吟誦佛經。
這首詩詞通過對思益寺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山水和佛教文化的贊美和喜愛之情。作者通過描繪山峰和水流的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與寺廟的和諧共生。詩中的小龕和山塢則增添了一種幽靜深邃的意境,給人以寧靜的感受。最后,作者提到僧人們長時間地吟誦佛經,表達了對佛法的崇敬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勾勒出了景物的特色,并通過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的贊美、對于寧靜的追求以及對于佛法的虔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