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江上作 / 作者:張祜 |
萬里窮秋客,蕭條對落暉。
煙霞山鳥散,風雨廟神歸。
地遠蛩聲切,天長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
|
晚秋江上作解釋: 晚秋江上作
萬里窮秋客,蕭條對落暉。
煙霞山鳥散,風雨廟神歸。
地遠蛩聲切,天長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中文譯文:
在晚秋的江上創作
千里之外的秋天已盡,我身處寂寥,面對著夕陽逐漸西沉。
煙霞散去,山上的鳥兒也離散,風雨來臨廟中的神明也歸去。
遙遠的地方,蛩蟲的鳴聲越發清晰,長空中雁影稀少。
我真不想聽到砧杵的聲音,幽思和寒冷的衣衫纏繞在一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晚秋江上的景象,以及詩人的心情。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他對秋天的感受和自己孤寂的處境。詩中的景物和聲音,如煙霞、山鳥、風雨、蛩聲和雁影,都暗示著秋天的臨近和冷落的感覺。詩人的幽思和寂寥穿插其中,給詩篇增添了憂傷和凄涼的氛圍。
賞析:
《晚秋江上作》描繪了一個凄美的秋天景象,詩人的心態被融入其中。通過運用自然景觀和生動的意象,詩詞給人帶來對季節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思考。秋天往往被視作人們離別和孤寂的象征,而詩詞中的景物和聲音更加強調了這種感覺。詩人在秋天的河上思索著,感受著萬物凋零,心中閃現出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自身命運的憂慮。整首詩運用了抒情和意境的手法,通過對于秋天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