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次桐廬 / 作者:張祜 |
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過。
晚潮風勢急,寒葉雨聲多。
戍出山頭鼓,樵通竹里歌。
不堪無酒夜,回首夢煙波。
|
|
夕次桐廬解釋: 《夕次桐廬》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夕暮時在桐廬百里清溪口乘舟往復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百里清溪口,
扁舟此去過。
晚潮風勢急,
寒葉雨聲多。
戍出山頭鼓,
樵通竹里歌。
不堪無酒夜,
回首夢煙波。
詩意:
詩人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場景,他乘坐小船從百里清溪口出發,往返于江水之間。晚時的潮水涌動,風勢強勁,雨聲落葉頻繁,景色凄涼。山上的戍樓敲響戰鼓,山間的樵夫唱起竹林之歌。然而,作者感到無酒可飲的夜晚令人難以忍受,他回首望著迷離的煙波,只能用夢境來消愁。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于夜晚的情感體驗。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人類活動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清幽的自然景色和熱鬧的人類生活的熱愛。然而,夜晚的無酒無歡,令作者感到寂寥無助。最后,作者把目光投向了遠方的煙波,暗示了他希望通過夢境來尋找心靈的慰藉和寄托。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融入了人類的情感和生活體驗,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苦樂的思考和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