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錢塘湖晚眺 / 作者:張祜 |
落日下林坂,撫襟睇前蹤。
輕澌流回浦,殘雪明高峰。
仰視天宇曠,俯登云樹重。
聊當問真界,昨夜西巒鐘。
|
|
早春錢塘湖晚眺解釋: 《早春錢塘湖晚眺》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是張祜。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日下林坂,
撫襟睇前蹤。
輕澌流回浦,
殘雪明高峰。
仰視天宇曠,
俯登云樹重。
聊當問真界,
昨夜西巒鐘。
詩意:
《早春錢塘湖晚眺》描繪了一個早春黃昏時分,在錢塘湖畔觀賞景色的場景。詩人站在林坂之上,遠眺湖面,觀察著夕陽的余輝。他輕拂衣袖,凝視著前方的景象。湖水輕輕流動,回蕩在灣曲的河灣中,山巒上的殘雪在夕陽下閃爍明亮。詩人仰望著遼闊的天空,低頭登上云中的樹木,體驗著不同的重量感。他心情閑暇,想要探詢真實的境界,回想起昨夜西邊山巒上的鐘聲。
賞析:
這首詩以錢塘湖的景色為背景,以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對景物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詩歌的開篇,以落日下的林坂為背景,營造出一種黃昏時分的氛圍。詩人撫摸衣襟,凝視前方蹤跡,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色的關注和對生活細節的敏感。
接著,詩人描繪了輕澌流回浦的景象,通過描寫水流的流動,傳達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殘雪明亮的高峰則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和生命力的象征。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仰望天空,俯身登上云中的樹木,以表達他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大千世界的探索。這種仰望和俯視的動作,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在思考人生和探求真理的過程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視角和層次。
最后兩句詩則以昨夜西巒上的鐘聲作為點睛之筆。這一描寫增加了詩歌的層次感,引發讀者對時間和歷史的思考。鐘聲的回響和余音,使整首詩更加豐富和富有韻律感。
《早春錢塘湖晚眺》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它通過描繪細微的細節和運用富有意象的表達,營造出一種寧靜、深邃的氛圍,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詩歌所傳遞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