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馀杭縣龍泉觀 / 作者:張祜 |
四回山一面,臺殿已嵯峨。
中路見山遠,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氣漫,地暖鳥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
|
題馀杭縣龍泉觀解釋: 詩詞《題馀杭縣龍泉觀》的中文譯文如下:
四回山一面,臺殿已嵯峨。
中路見山遠,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氣漫,地暖鳥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祜所作,題材是一座名為龍泉觀的道觀。詩中通過描繪觀內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觀內的山景。四面環山,讓觀的臺殿顯得嵯峨高大,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然后,詩人描述了自己一路上見到的景色。中路行走,遠遠望見連綿的山巒,而上方的路上則多是石階。這句描寫表現了作者對山水的追求和對旅途的艱辛。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天晴時,花香彌漫在觀內,地面也暖和起來,讓人感到宜人。與此同時,鳥兒們的歌聲也和諧地融入其中。這些描寫給人以一種和諧、宜人的感受,也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
最后,詩人提到自己在觀內的一種無奈感。他只能在觀內喝上一口葛仙井的泉水,而對于生活的種種困境卻無可奈何。這句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困境的無奈和無可奈何的心情,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深意。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以及詩人對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和人生境遇的獨特見解,以及對現實生活中的無奈之情。整首詩娓娓道來,文字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一種靜謐、寧靜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