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蘇州思益寺 / 作者:張祜 |
四面山形斷,樓臺此迥臨。
兩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滲。
鑿石西龕小,穿松北塢深。
會當來結社,長日為僧吟。
|
|
題蘇州思益寺解釋: 《題蘇州思益寺》是唐代詩人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面山形斷,樓臺此迥臨。
兩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滲。
鑿石西龕小,穿松北塢深。
會當來結社,長日為僧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州思益寺的景色。詩人通過描寫山巒、樓臺、水流和石洞來表達對這個地方的感受。詩詞中還融入了對僧侶生活的向往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蘇州思益寺的壯麗景色。首句"四面山形斷,樓臺此迥臨"描繪了四周環繞的山形,而樓臺矗立其中,給人一種高聳入云的感覺。接著,詩人以"兩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滲"形容了兩座高聳的山峰和一條潺潺的流水。這里的描寫使人感受到山水交融的美妙景象。
下一句"鑿石西龕小,穿松北塢深"描述了一個小石洞和北面的松樹叢,給人以幽靜深遠之感。最后兩句"會當來結社,長日為僧吟"表達了詩人對思益寺僧侶修行生活的向往,暗示了他愿意加入他們的社群,并與他們一同長日演唱佛教經文。
整首詩詞以其簡練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思益寺的山水景致,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僧侶生活的向往和景仰之情。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美麗的禪境,同時也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相融的和諧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