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善權寺 / 作者:張祜 |
碧峰南一寺,最勝是仙源。
峻坂依巖壁,清泉泄洞門。
金函崇寶藏,玉樹閟靈根。
寄謝香花叟,高蹤不可援。
|
|
題善權寺解釋: 《題善權寺》是唐代張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峰南一寺,
最勝是仙源。
峻坂依巖壁,
清泉泄洞門。
金函崇寶藏,
玉樹閟靈根。
寄謝香花叟,
高蹤不可援。
中文譯文:
翠綠的山峰南邊有一座寺廟,
最美的是那仙靈之泉源。
險峻的山坡依附在巖壁上,
清澈的泉水從洞門中流出。
金色的輿藏珍寶,
玉樹下有神靈的根基。
寄給那位謝香花的老人,
你高尚的品行無法被援引。
詩意解讀: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位于南方碧綠山峰上的寺廟,稱為“善權寺”。詩人表達了對這座寺廟的贊美之情。他認為這座寺廟最美的地方是那里的仙靈之源,也就是一條清澈的泉水。這條泉水從險峻的山坡上流出,源自洞門。詩人將這泉水比喻為仙靈之源,傳達了寺廟的神圣和靈性。
詩中還提到了一些與寺廟相關的珍寶,如金色的輿藏和玉樹。這些珍寶象征著寺廟的財富和莊嚴。玉樹下的根基被認為是神靈棲息的地方,進一步強調了寺廟的神圣屬性。
最后兩句是詩人寄給一個名叫謝香花的老人的寄語。詩人稱贊這位老人的高尚品德,并表示自己無法模仿他的行為和品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座寺廟的美麗和神圣。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寺廟珍寶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寺廟的景仰和敬畏之情。他通過描繪寺廟的美景和神秘感,營造了一種寧靜和超然的氛圍。
詩中的“碧峰南一寺”和“最勝是仙源”等詞句,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自然景觀和寺廟的美麗。詩人還通過對謝香花老人的贊美,展示了對高尚品德的崇敬。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融合了對宗教信仰和人倫道德的思考。它表達了對寺廟和道德高尚的追求,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對傳統美德的贊美和尊重。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水寺廟的景象,傳達了對寺廟的景仰和敬畏之情,以及對高尚品德的稱贊。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同時也體現了唐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思想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