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殿樂 / 作者:張祜 |
入夜秋砧動,千聲起四鄰。
不緣樓上月,應為隴頭人。
|
|
金殿樂解釋: 《金殿樂》是唐代詩人張祜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以及由此引發的思緒和情感。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入夜秋砧動,千聲起四鄰。
不緣樓上月,應為隴頭人。
詩意:
夜幕降臨,秋天的蟋蟀在鳴叫,千聲萬聲響徹四鄰。但是樓上并沒有明亮的月光,這是因為那位心上人正身在隴頭。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夜晚景象的感受。首句“入夜秋砧動,千聲起四鄰”通過描寫秋夜中蟋蟀的鳴叫聲,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寂寥的氛圍。蟋蟀的聲音在四鄰間回蕩,增添了一種幽雅的氣息。
接著,詩人寫道“不緣樓上月,應為隴頭人”,透露出他內心的思念之情。樓上沒有明亮的月光,暗示了詩人心中的孤寂和思念之情。他推測心上人應該在隴頭,遠離他的視線之外,這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夜晚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情感,將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相融合。通過對寂靜夜晚和思念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遠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離別和孤獨的感受。這首詩詞在簡短的篇幅內展現了深厚的情感,給人以共鳴和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