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中草 / 作者:張祜 |
青青樹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樹卻死,榮枯君可知。
|
|
樹中草解釋: 《樹中草》是唐代詩人張祜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青樹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樹卻死,榮枯君可知。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樹中的草來表達人事無常的主題。詩人觀察到樹下的青草,它們生長在樹的庇護下,看似安全穩定,但實際上也存在著生命的脆弱和危險。草雖然依附在樹根上,卻有可能因為某種原因而枯死。詩人通過這種景象,暗喻人世間的事物和命運的無常。草的生死榮枯,象征著人的興衰和命運的變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通過一個微小的自然現象,詩人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變化的真實性。青草托根非不危,表達了事物的表面現象并不能完全反映其本質和內在的危險性。草生樹卻死,突出了人世間的反?,F象和人事無常的真理。
這首詩詞雖然只有四句,但通過簡練的表達傳遞了深刻的思考。它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無常和變化,提醒人們珍惜當下,把握機遇。同時,這首詩詞也揭示了人類力量的相對脆弱性,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以應對變化和挑戰。
總之,張祜的《樹中草》通過簡單的自然景象,抒發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變化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世界的深入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