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歸 / 作者:張祜 |
行卻江南路幾千,歸來不把一文錢。
鄉人笑我窮寒鬼,還似襄陽孟浩然。
|
|
感歸解釋: 《感歸》是唐代詩人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走了幾千里的江南路,歸來時卻沒有一文錢。
故鄉的人們嘲笑我貧窮如鬼,就像襄陽的詩人孟浩然一樣。
詩意:
這首詩詞是詩人張祜寫于在江南旅行時的感受和歸鄉后的心情。詩人表達了他在江南旅行時所經歷的辛苦和困苦,他身無分文地回到了故鄉。然而,他在故鄉又受到了人們的嘲笑和嘲諷,被稱為貧窮的鬼,這使他想起了襄陽的詩人孟浩然,孟浩然也是在貧困中度過了一生。通過這首詩,張祜反映了自己的境遇和社會人情冷暖。
賞析:
《感歸》以簡練的言語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詩詞透露出詩人對江南旅行和歸鄉的喜悅,同時也暗示了他在旅途中所遇到的困難和苦痛。詩人對自己貧窮的現實態度坦然,并將自己比作襄陽的孟浩然,表達了對貧困生活的接受和對孟浩然的敬仰。整首詩具有強烈的自我反省和自嘲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命運的默默承受。該詩體現了唐代風格簡練、含蓄而深沉的特點,展現了詩人對貧窮命運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