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雜題 / 作者:張祜 |
積潦池新漲,頹垣址舊高。
怒蛙橫飽腹,斗雀墮輕毛。
碧瘦三棱草,紅鮮百葉桃。
幽棲日無事,痛飲讀離騷。
|
|
江南雜題解釋: 詩詞:《江南雜題》
積潦池新漲,頹垣址舊高。
怒蛙橫飽腹,斗雀墮輕毛。
碧瘦三棱草,紅鮮百葉桃。
幽棲日無事,痛飲讀離騷。
中文譯文:
雨水積聚成潦潦之澤,浸滿了池塘;
倒塌的城墻原本高大雄偉。
憤怒的蛙兒張大了胃口,品盡了美食;
斗志昂揚的麻雀掉落了輕盈的羽毛。
青瘦的三棱草,搖曳在風中;
紅潤的百葉桃,充滿了生機。
幽居之地,平靜無事,只需時刻暢飲,痛讀《離騷》。
詩意:
這首詩以江南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具象、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江南春季的獨特韻味。作者以大自然的細膩描繪了江南的濕潤和青翠,以及動物的活潑和食欲。通過對比新舊、脹瘦、繁盛與平靜的意象,表達了對生活的享受和安逸的追求。而“痛飲讀離騷”一句,則彰顯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文人情懷,對自然和文學的熱愛。
賞析:
《江南雜題》以其對江南景色的真實描繪,以及對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展示出了唐代文人的深情和閑適生活態度。詩人對細小事物的觀察和感悟,構成了一幅幅細膩和生動的畫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單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清新、流暢的句子描述了江南的春季景色,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同時,詩人還通過“痛飲讀離騷”一句,展示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執著。整首詩在簡潔明了的句式下,展現了濃郁的江南意境,值得欣賞和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