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夜杭州玩月 / 作者:張祜 |
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緣辟照,人愛為高明。
歷歷華星遠,霏霏薄暈縈。
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
似鏡當樓曉,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檻循環看,長堤蹋陣行。
殷勤未歸客,煙水夜來情。
|
|
中秋夜杭州玩月解釋: 《中秋夜杭州玩月》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緣辟照,人愛為高明。
歷歷華星遠,霏霏薄暈縈。
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
似鏡當樓曉,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檻循環看,長堤蹋陣行。
殷勤未歸客,煙水夜來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杭州中秋夜的美景。太陰精是指月亮,它在中秋節的海上升起。月光照射下來,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喜悅。遠處的星星亮晶晶,月光輕柔地籠罩著江面,江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流淌不盡,形成了一片安靜而神秘的景象。月亮猶如鏡子懸掛在樓前,像珠子從水中升起,光芒閃耀。岸邊的沙灘潔白如玉,山木透著清新的氣息。站在小檻上循環觀賞,沿著長堤漫步,仿佛踏著陣行的步伐。這是一個殷勤而溫馨的夜晚,遠方的客人還未歸來,煙雨中的水景增添了濃郁的情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杭州中秋夜的景色,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感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整個描寫充滿了詩意和美感。詩詞以月亮、星星、江水、山木等自然元素為主線,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融合,表達了詩人對中秋夜美景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神秘而又溫馨的夜晚,讓人感受到中秋節的濃厚氛圍。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的描繪為主,通過對月亮、星星、江水等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獨特感悟。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月色如鏡、江水流淌等景象,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詩中所描繪的美景之中。同時,詩人通過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賦予了詩詞更深層次的意義。詩中的“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豐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義,展現了唐代文人對中秋夜美景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能夠沉浸在詩中所描繪的寧靜、神秘而又溫馨的夜晚之中,感受到中秋節的濃厚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