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清宮四首 / 作者:張祜 |
風樹離離月稍明,九天龍氣在華清。
宮門深鎖無人覺,半夜云中羯鼓聲。
天闕沈沈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
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紅樹蕭蕭閣半開,上皇曾幸此宮來。
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水繞宮墻處處聲,殘紅長綠露華清。
武皇一夕夢不覺,十二玉樓空月明。
|
|
華清宮四首解釋: 《華清宮四首》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華清宮的景致和歷史背景。
風樹離離月稍明,九天龍氣在華清。
在華清宮,風吹動著樹木,月亮也漸漸明亮起來,九天的龍氣籠罩在華清宮之上。
宮門深鎖無人覺,半夜云中羯鼓聲。
宮門深深地鎖著,沒有人察覺,半夜里傳來云中的羯鼓聲。
天闕沈沈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
天闕沉沉,夜晚還未結束,碧云中傳來仙曲,舞姬穿著霓裳起舞。
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一聲玉笛傳至天空,月亮照耀著驪山,宮中的漏刻滴答作響。
紅樹蕭蕭閣半開,上皇曾幸此宮來。
紅樹蕭蕭,宮閣半開,上皇曾來過這座宮殿。
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至今在驪山下,人們依然保留著華清宮的風俗,村民們吹奏著笛子。
水繞宮墻處處聲,殘紅長綠露華清。
水繞著宮墻,處處有聲音傳來,殘紅和長綠映襯著華清宮。
武皇一夕夢不覺,十二玉樓空月明。
武帝一夜之間不知不覺地做夢,十二座玉樓空空如也,只有明亮的月光。
該詩描繪了華清宮的寧靜和悠遠的歷史。前半部分描繪了華清宮的景致和深夜的祥和;后半部分提到了唐明皇曾經光臨過,但現在只剩下農民們笛聲的回響。通過對華清宮的描寫,詩人呈現了詩意的遙遠和歷史的沉淀,同時也抒發了對輝煌歷史的懷念之情。這首詩以唐代華清宮為背景,將華清宮的景致與歷史相結合,展現了唐代的豪情和華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