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 / 作者:張祜 |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
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
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
|
中秋月解釋: 《中秋月》是一首唐代詩人張祜創作的詩詞。該詩描繪了中秋之夜的美景和思鄉之情。
中秋之夜,碧空中倒映著月亮,月光如水照映著滿樹的桂花,桂花散發出清香。這是秋天的清淡美景。每年只有這個時候才能遇到如此美好的夜晚,只有在這個時候可以遠遠眺望到遙遠的明亮之地。
詩人在異鄉游歷已久,遙望著高城,意思是他的回家之路還很遙遠,并不是很快就能回到故鄉。他思念故鄉的親人和朋友,他渴望踏上回家的旅程。據此來看,這首詩歌反映了詩人遠離家鄉的痛苦和思鄉之情。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夜晚和遠方的向往。他渴望回到故鄉,渴望與親人和朋友團聚。這首詩詞富有詩意和情感,向讀者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