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一題作題木居士廟) / 作者:羅隱 |
烏噪殘陽草滿庭,此中枯木似人形。
只應神物長為主,未必浮槎即有靈。
八月風波飄不去,四時黍稷薦惟馨。
南朝庾信無因賦,牢落祠前水氣腥。
|
|
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一題作題木居士廟)解釋: 詩詞《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一題作題木居士廟)》的中文譯文為:“烏噪殘陽草滿庭,此中枯木似人形。只應神物長為主,未必浮槎即有靈。八月風波飄不去,四時黍稷薦惟馨。南朝庾信無因賦,牢落祠前水氣腥。”這首詩的意境是作者在衡陽的一座廟前觀景,廟中的一顆枯木形狀像人。作者認為神物的所在才是主要的,浮槎并非一定有靈性。八月的風波無法消散,四季中只有黍稷馨香。廟前的水氣令人嗅到腥味,南朝庾信也沒有賦詩。
這首詩詞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木居士廟前的景象。以色彩鮮明的對比,描繪了廟前的景物。枯木的形狀雖像人,但作者強調只有神物才是重要的。八月的風波和四時的香氣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表達了時間的流變。廟前的水氣腥臭暗示了廟宇的荒涼。最后一句提到南朝庾信在這里沒有賦詩,用以強調木居士廟的冷清和荒蕪。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描繪出了衡陽木居士廟的凄涼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廟宇的衰敗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