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溪江令公宅 / 作者:羅隱 |
蠻箋象管夜深時,曾賦陳宮第一詩。
宴罷風流人不見,廢來蹤跡草應知。
鶯憐勝事啼空巷,蝶戀馀香舞好枝。
還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閑窺。
|
|
清溪江令公宅解釋: 清溪江令公宅
蠻箋象管夜深時,
曾賦陳宮第一詩。
宴罷風流人不見,
廢來蹤跡草應知。
鶯憐勝事啼空巷,
蝶戀馀香舞好枝。
還有往年金甃井,
牧童樵叟等閑窺。
譯文:
深夜時,用蠻文和象管賦詩的我,
曾在陳宮宴會上賦詩第一。
宴會結(jié)束后,風流的人們已不見,
他們離去的蹤跡應該只有草木知道。
小鶯憐惜勝景,啼鳴于空巷,
小蝶戀戀香氣,舞動于美麗的枝芽。
還有曾經(jīng)有金飾的井,
放牧童和樵夫無所顧忌地窺視。
詩意和賞析:
《清溪江令公宅》是唐代詩人羅隱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古老宅院的榮華輝煌和衰敗凋零。這座宅院曾經(jīng)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場所,有著風流人物的宴會和文化交流。但隨著時光的推移,宴會結(jié)束,風流人物已離去,只留下了一片荒蕪和寂靜。詩中的小鶯和小蝶成為了宅院唯一的活動,它們啼鳴、舞動,仿佛也在回憶昔日的繁華和美好。
通過這首詩詞,羅隱傳達了對興盛與衰敗的思考。宅院興盛時,人們歡聚一堂,文化交流頻繁。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宅院逐漸荒廢,只留下了寂靜和草木。詩人通過描繪宅院中的小鶯和小蝶,表達了對曾經(jīng)輝煌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惋惜之情。
整首詩運用了比喻手法和景物描寫,以及對比手法,通過描繪宅院的變遷和現(xiàn)狀,使讀者感受到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如夢的真實感。這首詩詞既是對宅院往昔興盛的美好回憶,也是對時間流轉(zhuǎn)和人事更替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