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池陽所居 / 作者:羅隱 |
黃塵初起此留連,火耨刀耕六七年。
雨夜老農(nóng)傷水旱,雪晴漁父共舟船。
已悲世亂身須去,肯愧途危跡屢遷。
卻是九華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邊。
|
|
別池陽所居解釋: 《別池陽所居》,朝代:唐代,作者:羅隱,詩詞如下:
黃塵初起此留連,
火耨刀耕六七年。
雨夜老農(nóng)傷水旱,
雪晴漁父共舟船。
已悲世亂身須去,
肯愧途危跡屢遷。
卻是九華山有意,
列行相送到江邊。
中文譯文:
黃塵初起這里依然停留,
耕火和打犁耕作了六七年。
雨夜老農(nóng)為水旱而傷感,
晴天下雪時釣魚父子共同乘船。
已經(jīng)對亂世感到悲傷,必須離開這片土地,
不肯愧對自身途中的危險和頻繁的遷徙。
然而九華山有著特殊的意義,
列隊相送到江邊。
詩意和賞析:
《別池陽所居》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農(nóng)民的生活和自己的遭遇,表達了離故鄉(xiāng)、離聚落的心情,以及對逆境的回應(yīng)和抵抗。詩中以黃塵初起、火耨刀耕等描繪農(nóng)民的辛勤勞作,表現(xiàn)出他們對世俗生活的執(zhí)著和堅持。然而,作者提到老農(nóng)受到水旱損害,表達了對世事變遷和逆境的悲傷之情。正如他自己,身處亂世,不得安居,遷徙次數(shù)不斷增加,對此感到愧對和不安。最后,詩中提到九華山,意味著作者在遷徙中渴望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并對這樣的意愿表達了渴望和寄托。詩表達了作者對農(nóng)民和自身境遇的關(guān)注,反映了唐代社會動蕩不安的特點,寄托了對安定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