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華山費征君所居 / 作者:羅隱 |
草堂何處試徘徊,見說遺蹤向此開。
蟾桂自歸三徑后,鶴書曾降九天來。
白云事跡依前在,青瑣光陰竟不回。
盡夕為君思曩日,野泉嗚咽路莓苔。
|
|
九華山費征君所居解釋: 《九華山費征君所居》是唐代詩人羅隱所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草堂何處試徘徊,
見說遺蹤向此開。
蟾桂自歸三徑后,
鶴書曾降九天來。
白云事跡依前在,
青瑣光陰竟不回。
盡夕為君思曩日,
野泉嗚咽路莓苔。
詩意: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和寓人情感為主題,描繪了詩人尋找往昔友人的過程。詩人在某個地方的草堂徘徊,聽說友人的消息就往這里來。這個地方有蟾桂樹和鶴書,它們自從友人離開后就沒有人打理,但是它們仍然存在。白云和青瑣這些景物的事跡依舊保留著,但光陰卻是不可逆轉的,竟然不能回去。詩人整夜都在思念朋友的往日,野泉邊有著苔蘚,但這個道路上響起了泉水哀咽之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草堂、蟾桂、鶴書、白云和青瑣等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友人離去后仍然存在的痕跡,同時也暗示了光陰的流逝和歲月的不可逆轉。詩中的“盡夕為君思曩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往昔之情的思念和懷念之情。最后一句“野泉嗚咽路莓苔”則通過描寫泉水的悲哀聲,傳遞了詩人內心感傷的情感。
整首詩字句簡潔,形象生動,景物的描繪質樸自然,情感的表達真摯深沉。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巧妙結合,詩人創造出了一種寓意深刻的意境,使人們在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友情之珍貴和光陰之匆忙。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友人的敬愛和思念之情,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光陰流逝的深切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