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陵秋夜讀進士常修三篇因題 / 作者:羅隱 |
入蜀歸吳三首詩,藏于笥篋重于師。
劍關夜讀相如聽,瓜步秋吟煬帝悲。
景物也知輸健筆,時情誰不許高枝。
明年二月春風里,江島閑人慰所思。
|
|
廣陵秋夜讀進士常修三篇因題解釋: 廣陵秋夜讀進士常修三篇因題
錦上新雨絳妝凋,寒江空硯酒杯遙。
何方筆力隨方寫,千古文章滿座咨!
叔兄國士往來遠,殷勤鐘里舊時招。
此日坐成吟橫韻,繩床鳳席近征袍。
出自《廣陵集·卷九十六·寄進士常修一、二、三文》。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在秋夜中讀進士常修的三篇文章時寫的。他說自己入蜀又歸吳的時候攜帶了常修的三篇文章,把它們珍藏在笥篋里,比如隨身帶著重要的東西一樣。在劍關的夜晚,他就像聽相如的文章一樣認真讀著,感受著其中的音樂之美。在瓜步的秋天,他又像煬帝一樣悲嘆著,用吟詠表達內心的情感。他說常修的文筆靈動,能夠捕捉到景物的真實,再通過時代的氛圍,展現出高人所不能及的境地。明年的二月,春風吹過江島,他希望能夠找到一片寧靜的地方,慰藉自己的思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秋夜中讀進士常修的文章時的心情和感慨,通過對常修文章的贊美和對自己的感觸,表達出了對文學藝術的向往和對回憶的憧憬。詩人通過對劍關和瓜步的描寫,把自己與常修聯系起來,將自己凄涼的現狀與常修優美的文章相對比。通過對明年二月春風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期盼和對心靈的寄托。整首詩意蘊含豐富,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文學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