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夕對月 / 作者:羅隱 |
夜月色可掬,倚樓聊解顏。
未能分寇盜,徒欲滿關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頑。
姮娥謾偷藥,長寡老中閑。
|
|
秋夕對月解釋: 《秋夕對月》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作者在秋夕的夜晚倚樓賞月,思緒萬千,表達了一種對國家安寧與個人生活困境交織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夜晚的月色很美,我倚在樓上心情愉悅。
雖然不能為國家分憂解難,但卻愿望關山遙遠。
背著冰冷的金蟾,摸著寒冷的玉兔,感覺無聊而頑皮。
姮娥偷偷服智慧藥,只有寡人在空閑中度過。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在秋夕的夜晚,作者獨自倚樓賞月,感嘆自己無法為國家分憂解難,心中只有希望關山遙遠。金蟾、玉兔是中國傳說中的月亮形象,作者用它們來形容夜晚的寒冷和無聊。姮娥是嫦娥的別名,故事中嫦娥偷吃了長生不老藥后升上了月宮。詩中的姮娥偷藥被解讀為作者在暗示自己無法得到令人羨慕的福氣和長壽,只能孤獨地在寂寞中度過。
這首詩詞展示了羅隱對自身境遇和國家情勢的思考,表達了他的動情之處。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傳說中的月亮形象,詩詞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矛盾情感。整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憂思,對個人命運的無奈,以及對人生深層意義的思考,給人以沉思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