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鶯聲 / 作者:羅隱 |
井上梧桐暗,花間霧露晞。
一枝晴復暖,百囀是兼非。
金屋夢初覺,玉關人未歸。
不堪閑日聽,因爾又沾衣。
|
|
鶯聲解釋: 《鶯聲》是唐代詩人羅隱所作的一首詩。大意是說,井上的梧桐樹隱沒在濃密的霧露中。只有一枝在陽光下又變得溫暖起來,鳥兒們的歌聲此起彼落,有的歌聲純凈動人,有的歌聲卻顯得平淡無奇。我仿佛夢醒,發現自己仍在金屋中,恍如隔世。而心中的人卻仍未歸來。無法忍受這悠閑的日子去欣賞聽聞,因為它讓我想起了你。
中文譯文:
井上的梧桐隱沒在霧露之間,
花叢里的霧露在陽光下閃爍。
只有一枝在明晃晃的陽光中變得溫暖,
百鳥的歌聲紛至沓來,有些動人,有些平凡。
我仿佛從一個美夢中醒來,
覺得自己仍然在美麗的金屋中,而你卻還未歸來。
孤單無聊的日子里,我無法忍受這樣的美景,
因為它總是讓我想起你。
詩意和賞析:
《鶯聲》以清新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思念心中的人的情感。井上的梧桐樹隱藏在霧露之間,象征著詩人的心情沉郁。然而,在這沉郁之中,有一枝梧桐在陽光下溫暖起來,象征著希望與生機。鳥兒們的歌聲此起彼落,有的歌聲純凈高亢,有的歌聲平淡普通,象征著人們的聲音和情感各異。詩人仿佛從夢境中醒來,發現自己依然身處金屋之中,而心中的人卻還未歸來,感到孤寂和無奈。詩人無法享受這美好的春景,因為它總是讓他想起身處異鄉的心中人。
《鶯聲》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動人的意境,傳達了詩人思念遠方戀人的情感。詩中的梧桐、霧露、鳥兒的歌聲等形象,與人的情感和心境相結合,給人以美好而復雜的感受。整首詩音韻優美,富有音樂性,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心中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對生命的矛盾與無奈的抒發。這使得《鶯聲》成為唐代詩歌中一首有著濃厚情感和質樸意蘊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