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鶯聲 / 作者:羅隱 |
井上梧桐暗,花間霧露晞。
一枝晴復暖,百囀是兼非。
金屋夢初覺,玉關人未歸。
不堪閑日聽,因爾又沾衣。
|
|
鶯聲解釋: 詩詞《鶯聲》是唐代詩人羅隱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井上梧桐暗,花間霧露晞。
一枝晴復暖,百囀是兼非。
金屋夢初覺,玉關人未歸。
不堪閑日聽,因爾又沾衣。
詩意:
詩人羅隱以鮮明的形象和寫景手法,表達了對春天的美好感受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梧桐樹的樹冠遮擋井口,花間霧露的縈繞,敘述了春暖花開的景象。盡管梧桐掩井、花間霧露,帶來了一些不便,但是一支梧桐又重新晴暖起來,百鳥爭鳴,形成了歡樂的場面。然而,此時詩人卻不堪閑日傾聽,因為自己內心深處所想和玉關外人的離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詩人有種悲涼之感。
賞析:
詩詞《鶯聲》表現出了唐代詩人羅隱獨特的寫景和抒情手法。詩人通過對井上梧桐和花間霧露的描繪,給人以春天的美好感受。梧桐掩井、花間霧露形成了一種阻隔感,而隨著一枝梧桐重新晴暖起來,百鳥爭鳴,詩人將背景打造成一幅歡樂的畫面。然而,詩人卻感到不堪閑日傾聽,原因是自己內心所想憂傷與玉關外人的離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使詩人的情感愈發悲涼和沉重。整首詩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了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思考,并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矛盾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