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黔中王從事 / 作者:羅隱 |
故人刀筆事軍書,南轉黔江半月馀。
別后鄉關情幾許,近來詩酒興何如。
貪將醉袖矜鶯谷,不把瑤緘附鯉魚。
今日舉觴君莫問,生涯牢落鬢蕭疏。
|
|
寄黔中王從事解釋: 《寄黔中王從事》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人刀筆事軍書,南轉黔江半月馀。
別后鄉關情幾許,近來詩酒興何如。
貪將醉袖矜鶯谷,不把瑤緘附鯉魚。
今日舉觴君莫問,生涯牢落鬢蕭疏。
中文譯文:
故人以筆耕戰書,南征至黔江半個月。
別后思鄉之情何尺寸,近來的詩酒高興何等。
貪欲將醉態自比于鶯谷,不在意把珍貴之物交給鯉魚。
今天舉杯慶祝,君莫再問,人生有些寂寞,胡須凋零。
詩意和賞析:
《寄黔中王從事》是羅隱給他的朋友寄去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詩人離別故鄉,游歷黔中地區的情景,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生活中酒和詩的樂趣的沉思。
詩的開頭以“故人刀筆事軍書”開頭,描述了朋友出征的情景。接著,詩人提到黔中地區,暗示自己離別鄉關,漂泊在外。他思考著相聚鄉關的情感有多少,近來是否還有寫作和飲酒的興趣。
下面兩句“貪將醉袖矜鶯谷,不把瑤緘附鯉魚。”有一定的比喻性。詩人將自己貪欲將醉的狀態比作鶯谷中自高自大的鶯鳥,暗示自己的陶醉與自我吹噓。而“瑤緘附鯉魚”則是指珍貴的東西,比喻在飲酒狂歡中不在意珍貴的物品。這兩句透露出詩人的豪情和灑脫,但也反映了他的一種頹廢和放縱。
最后兩句“今日舉觴君莫問,生涯牢落鬢蕭疏。”表達了詩人當前的心情。他酒已經醉了,無須再問什么。生活已經如此蒼涼,胡須凋零,顯露出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運用了很多比喻,以及鮮明而獨特的意象描寫,通過展現詩人在離故鄉的漂泊中的情感起伏,呈現了一種既有豪情壯志,又有頹廢孤獨的情緒。詩中的景象和情感都通過細膩的語言得以描繪,展示出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