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 / 作者:羅隱 |
中和節后捧瓊瑰,坐讀行吟數月來。
只嘆雕龍方擅價,不知赪尾竟空回。
千枝白露陶潛柳,百尺黃金郭隗臺。
惆悵報君無玉案,水天東望一裴回。
|
|
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解釋: 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
中和節后捧瓊瑰,
坐讀行吟數月來。
只嘆雕龍方擅價,
不知赪尾竟空回。
千枝白露陶潛柳,
百尺黃金郭隗臺。
惆悵報君無玉案,
水天東望一裴回。
中和節過后,我捧著文房四寶,坐在讀書行吟的地方已經數月了。只是感嘆雕龍文物的價格高昂,卻不知品味真正的文物已經空回。千條垂下的柳枝如同白露一般,形如陶淵明的柳樹;百尺高臺如同黃金一般,如隗囂的臺階。我心中感慨,卻無法給你帶去寶玉案,只能望著東方的水天,發出一聲嘆息。
詩意分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晚上,作者在讀書寫字的時候產生的感慨和思考。他對于文物的價值和品味有所思考和感嘆,同時也突顯了對友人的思念和無法事事盡如人意的無奈。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具體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激發情感和思緒的內心活動。詩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外在景物與內心感受相聯系,表達了對文物和友情的獨特理解和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思索和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