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歸別所知 / 作者:羅隱 |
芙蓉宮闕二妃壇,兩處因依五歲寒。
鄒律有風吹不變,郄枝無分住應難。
愁心似火還燒鬢,別淚非珠謾落盤。
卻羨淮南好雞犬,也能終始逐劉安。
|
|
東歸別所知解釋: 東歸別所知
芙蓉宮闕二妃壇,
兩處因依五歲寒。
鄒律有風吹不變,
郄枝無分住應難。
愁心似火還燒鬢,
別淚非珠謾落盤。
卻羨淮南好雞犬,
也能終始逐劉安。
中文譯文:
東歸別所知,
芙蓉宮殿里的二妃神壇,
兩地只因受到五年的寒冷影響而凄涼。
鄒律(指宮殿的琴瑟)有風吹拂卻不變化,
郄枝(指宮殿的花木)沒有人照顧是否會幸存。
憂慮的心情像火一樣在燒灼我的鬢角,
離別的淚水不是珠子卻在盤子里隨意流淌。
我羨慕淮南有著好的家宅和雞犬,
他們也可以始終專注于自己的劉安。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羅隱寫的,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對安定平靜生活的向往。詩中描述了一個寂寥凄涼的宮殿里的景象,芙蓉宮闕的二妃神壇因為五年的寒冷而同時凄涼。詩人通過描寫鄒律和郄枝來暗示宮殿的冷落和荒涼,即使有風吹拂,宮殿中的琴瑟仍然保持不變,而花木沒有人照顧是否會生存下去。這些描寫烘托了離別時的憂傷和孤獨感。
詩人在結尾表達了對安穩生活的向往,他羨慕淮南地區有著好的家宅和雞犬,而他們能夠專注于自己的生活。這種對安定生活的向往可以理解為詩人對離別所帶來的動蕩與困苦的反思。整首詩通過對離別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苦悶的心情和對安定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既有離別之苦,又有對安穩生活的嚮往,寫景與抒懷相結合,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所感。整首詩的意境凄涼而深沉,給人以回味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