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京道中 / 作者:羅隱 |
半夜秋聲觸斷蓬,百年身事算成空。
禰生詞賦拋江夏,漢祖精神憶沛中。
未必他時能富貴,只應從此見窮通。
邊禽隴水休相笑,自有滄洲一棹風。
|
|
西京道中解釋: 《西京道中》
半夜秋聲觸斷蓬,
百年身事算成空。
禰生詞賦拋江夏,
漢祖精神憶沛中。
未必他時能富貴,
只應從此見窮通。
邊禽隴水休相笑,
自有滄洲一棹風。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夜晚深夜,秋天的聲音觸碰著草叢,
一百年的身世被認為是空虛的。
禰生的詩文拋棄了江夏,
回憶起漢朝祖先的精神在沛中。
未必將來能夠富貴,
只是應該從此看到貧富的變化。
邊境的鳥禽和隴水不再相互嘲笑,
自然有滄洲上的一陣微風。
詩意和賞析:
《西京道中》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五言律詩。整首詩以秋天的寂靜夜晚為背景,融入了詩人對人生、社會和歷史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半夜秋聲觸斷蓬,百年身事算成空。”寫出了詩人深夜聽到秋天的聲音,觸動了他對人生的感慨。百年的經歷和身世被歸于虛無,顯示出詩人對生命的無奈和短暫性的認識。
接下來的兩句“禰生詞賦拋江夏,漢祖精神憶沛中。”是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禰生指的是唐代文人禰洹,他的詩文背離了國家的現實,而致力于個人的情感抒發。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詩人回憶起漢代祖先所具有的精神風貌,這可以理解為對歷史傳統和文化價值的肯定。
詩的后兩句“未必他時能富貴,只應從此見窮通。邊禽隴水休相笑,自有滄洲一棹風。”表達了詩人對富貴和窮通的思考。詩人認為將來并不一定會有富貴的前途,而應該從現在的貧窮與通達中看到人生的變化。最后兩句以邊境的鳥禽和隴水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命運的樂觀態度,他相信自然界一定有風向著有好的變化的方向。
整首詩以大自然的景象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歷史文化的反思。通過對富貴與貧窮、現實與理想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變化的認知,并帶出一種淡然的心態和對命運的坦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