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驄馬 / 作者:羅隱 |
櫪上病驄蹄褭褭,江邊廢宅路迢迢。
自經(jīng)梅雨長垂耳,乍食菰漿欲折腰。
金絡(luò)銜頭光未滅,玉花毛色瘦來焦。
曾聽禁漏驚街鼓,慣踏康莊怕小橋。
夜半雄聲心尚壯,日中高臥尾還搖。
龍媒落地天池遠(yuǎn),何事牽牛在碧霄?
|
|
病驄馬解釋: 《病驄馬》是唐代詩人羅隱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一匹患病的騾馬。作者以生動的描寫方式展現(xiàn)了騾馬身體的病態(tài)和衰弱,通過對騾馬的描繪,傳達(dá)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以及人生的不易。
詩詞的中文譯文:
櫪上病驄蹄褭褭,江邊廢宅路迢迢。
自經(jīng)梅雨長垂耳,乍食菰漿欲折腰。
金絡(luò)銜頭光未滅,玉花毛色瘦來焦。
曾聽禁漏驚街鼓,慣踏康莊怕小橋。
夜半雄聲心尚壯,日中高臥尾還搖。
龍媒落地天池遠(yuǎn),何事牽牛在碧霄?
詩意和賞析:
《病驄馬》以一匹病騾馬為主題,通過馬的形象表達(dá)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櫪上病驄蹄褭褭”,描繪了病馬的病態(tài),蹄子無力地?fù)u擺。第二句“江邊廢宅路迢迢”,通過描述景物,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
在第三句“自經(jīng)梅雨長垂耳,乍食菰漿欲折腰”,作者通過描寫病馬垂下的耳朵和彎曲的腰部,表現(xiàn)出馬因疾病而衰弱的狀態(tài)。
接下來,詩人以金絡(luò)、玉花來形容病馬的裝飾,顯示出馬在健康時曾是一匹美麗的騾馬,可是如今毛色已瘦弱枯焦。
在后幾句中,作者以慣踏康莊、怕小橋來形容馬的習(xí)性和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出馬的壯麗和恐懼。
最后兩句“夜半雄聲心尚壯,日中高臥尾還搖”,通過形容馬恢復(fù)一些生機(jī)的情景,表現(xiàn)出馬的堅強(qiáng)和頑強(qiáng)。
最后一句“龍媒落地天池遠(yuǎn),何事牽牛在碧霄?”以比喻的手法,投射出作者對自己命運的追問,寄托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整首詩以馬的形象、景物的描繪,以及比喻的手法,表達(dá)了生命的脆弱、人生的不易以及對命運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望。通過描繪病馬的形象,作者反思了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無常,喚起人們對生命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