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思臺 / 作者:羅隱 |
芳草臺邊魂不歸,野煙喬木弄殘暉。
可憐高祖清平業(yè),留與閑人作是非。
|
|
望思臺解釋: 《望思臺》是唐代詩人羅隱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一個芳草臺邊,人們思念已逝的高祖(指唐太宗李世民)的場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站在芳草臺旁邊,魂魄已不再回來。
蔓延著野煙,高大的樹木戲弄著殘暉。
可憐的高祖曾經治理國家,
卻把是非留給了閑人。
詩意:
《望思臺》以芳草臺為背景,描繪了一個人們追思已故的高祖(指李世民,唐太宗)的情景。詩人抒發(fā)了對高祖治國有方的稱贊,同時也表達了對時下紛爭與是非的無奈和悲嘆之情。
賞析:
1.這首詩以芳草臺為景,給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了詩人心中的傷感和思念之情。
2.詩中的“魂不歸”和“弄殘暉”意味著芳草臺的景色和氛圍已經與高祖離別,顯示出了以往的輝煌已經逝去的憂傷之情。
3.而高祖曾經的治理能力和清明政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詩中得到了贊揚和頌揚。
4.詩的最后一句“留與閑人作是非”表達了詩人對當下的是非紛爭的無奈和悲嘆之情,也暗示了社會變遷中的不穩(wěn)定和混亂。
5.整首詩氣勢宏偉,意境深遠,既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又表達了對高祖統(tǒng)治的贊美和對當下局勢的關注,是一首具有思想深度和感情力量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