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宗人袞 / 作者:羅隱 |
昆侖水色九般流,飲即神仙憩即休。
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緣木更難求。
鴒原謾欲均馀力,鶴發那堪問舊游。
遙望北辰當上國,羨君歸棹五諸侯。
|
|
答宗人袞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答宗人袞
昆侖山的水有九種不同的顏色,
喝下這水就像神仙一樣安靜,休憩也如此。
我曾無奈地守著株木,
現在才知道依靠樹木更加困難尋找宿命。
美麗的鷓鴣原本想和東方鶴平分力量,
但鳥兒的羽毛變老了怎么能去問舊昔的游歷呢?
向北望去,北辰星位居于上國,
我羨慕你歸來,有去五個州的諸侯作伙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作品,以贊美友人宗人袞為主題。詩中描繪了昆侖山的水色九般流的美麗景觀,以及喝下這水后感到如神仙般安靜,休憩則更加愉悅的意境。詩人以此形容宗人袞的才華出眾,給人以與眾不同的感受。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曾經困于守株的境地,而如今才意識到尋找自己的宿命更加困難。通過比喻美麗的鷓鴣欲與老去的東方鶴的力量平分,而最終被時光侵蝕,不能再回想過去的旅行經歷。詩人投射了自己的心境于其中,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迷茫。
最后兩句以遙望北辰為引,羨慕宗人袞回到家鄉,與五個州的諸侯為伴。這不僅是對友人歸來的祝福,也透露出詩人對江山繁榮富強的向往。
整首詩以唐代特有的婉約風格描繪了美麗的景觀和詩人的心境,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來寄托對友人的贊美、對時光的反思以及對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詩情與景物交融,情感的宿命感和無奈感通過意象和比喻得以表達,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