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思古 / 作者:羅隱 |
杜秋在時花解言,杜秋死后花更繁。
柔姿曼態葬何處,天紅膩白愁荒原。
高洞紫簫吹夢想,小窗殘雨濕精魂。
綺筵金縷無消息,一陣征帆過海門。
|
|
金陵思古解釋: 《金陵思古》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金陵(即南京)古都的懷舊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杜秋在時花解言,
杜秋死后花更繁。
柔姿曼態葬何處,
天紅膩白愁荒原。
高洞紫簫吹夢想,
小窗殘雨濕精魂。
綺筵金縷無消息,
一陣征帆過海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金陵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金陵古都的思念之情。詩詞的第一句“杜秋在時花解言”,描繪了金陵秋天時花開艷麗的景象,表達了美好時光的存在。
然而,第二句“杜秋死后花更繁”則暗喻了杜秋之死,使得花的美麗更加旖旎。這樣的對比反襯出了時光流轉的無情,也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柔姿曼態葬何處,天紅膩白愁荒原”,以豪邁的筆調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古都的思念之情。詩人對古都的柔美景象和繁榮盛景感到沮喪和傷感,使得整個城市變得荒蕪凋敝。
詩的后半部分,“高洞紫簫吹夢想,小窗殘雨濕精魂。綺筵金縷無消息,一陣征帆過海門?!眲t描寫了詩人對金陵過去繁華的追憶。高洞、小窗、綺筵等都是金陵的具體景物,它們在詩人的想象中被吹響了夢的號角,殘雨濕精魂。
最后的一句“一陣征帆過海門”,展示了來自遠方的征帆,象征著離別和旅程的繼續,暗示著詩人的離去。整首詩詞通過對金陵古都的懷念和思索,傳遞了詩人心中紛繁復雜的情感,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緬懷和追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