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都 / 作者:羅隱 |
江南江北兩風流,一作迷津一拜侯。
至竟不如隋煬帝,破家猶得到揚州。
|
|
故都解釋: 《故都》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作品,描寫了江南和江北兩個地方的風情,以及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揚州的向往。以下是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江南江北兩風流,
北方繁華南方愁。
一作迷津人一低,
下拜侯門求官許。
至竟不如隋煬帝,
卻也得以去揚州。
詩意:
詩中描述了江南和江北兩個地方的風情。北方繁華,人們活躍忙碌;而南方則有一種深深的愁苦。詩人抒發了自己的心情,并表達了自己追求官職的心愿。然而看到隋煬帝(指隋文帝楊堅)的歷史,詩人對追求官位也產生了一些疑問和反思。最后,他對揚州充滿了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江南江北兩地風情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于自身生活和歷史發展的思考。通過對兩個地方的對比,詩人體驗到北方的繁華忙碌和南方的愁苦,表達了心境的變化。而后面的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官位的追求,但在這一過程中,他對歷史產生了疑問。最后,他用隋煬帝作為對比,再次強調了自己對揚州的向往,以此來表達對揚州的喜愛和眷戀之情。整首詩富有細膩感人之美,展現了詩人的思想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