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塘江潮 / 作者:羅隱 |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
|
錢塘江潮解釋: 《錢塘江潮》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錢塘江潮水的浩渺壯觀,以及人們對于江水的猜疑與不解。
錢塘江潮聲浩蕩,像是一具憤怒的身軀在奔涌,江畔的地面似乎要浮起來。不管怎樣來往的道路都是存在巨大的信任的,但同樣也知道潮水會反復向著平流奔流。無論是怎樣投放巨大的物體進入潮水中,都會沒底地沉下去,只有在西陵的地方才能猛烈地沖擊。最終,朝夕交替的誰能主宰這一切呢?像是問問善騎紅色鯉魚的陽侯。
譯文:
怒聲洶洶勢悠悠,
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
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
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
好騎赪鯉問陽侯。
這首詩詞描繪了錢塘江潮水的恢弘壯觀景象,以及人們對于潮水的神秘和猜疑。詩人用豪邁的筆觸描繪了潮聲如雷的畫面,江畔的地面仿佛要被潮水沖破一般。他說無論是怎樣來往的道路都有著巨大的信任,但同時也知道潮水會不斷地反復流動。無論是投放什么巨物進入潮水中,都會被吞沒得無影無蹤,只有在西陵處才能猛烈沖擊。最后他問道,到底誰能主宰這一切?他以好騎赤色鯉魚的陽侯為喻,想象這樣的人物或許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整首詩詞通過對錢塘江潮水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對人類處境的思考。潮水浩渺而神秘,給人一種力量巨大、難以理解的感覺。作者將這種感受與人類社會進行對比,通過對潮水的描寫,暗示了人們在面對命運和世事變幻時的無奈和迷茫。整首詩情緒激昂,氣勢磅礴,給人以震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