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馮使君五首 / 作者:貫休 |
撐船碧江上,春日何遲遲。
汀花最深處,拾得鴛鴦兒。
漁父無憂苦,水仙亦何別。
眠在綠葦邊,不知釣筒發。
樵叟無憂苦,地仙亦何別。
茆屋岸花中,弄孫頭似雪。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
n5々數片帆,去去殊未已。
仁政無不及,乳獺將子行。
誰家苦竹林,中有讀書聲。
|
|
上馮使君五首解釋: 《上馮使君五首》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美麗的春日景象,以及其中的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悠閑和安寧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撐船碧江上,
春日何遲遲。
汀花最深處,
拾得鴛鴦兒。
漁父無憂苦,
水仙亦何別。
眠在綠葦邊,
不知釣筒發。
樵叟無憂苦,
地仙亦何別。
茆屋岸花中,
弄孫頭似雪。
扣舷得新詩,
茶煮桃花水。
數片帆去去,
殊未已。
仁政無不及,
乳獺將子行。
誰家苦竹林,
中有讀書聲。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撐船的景象和春日的美麗,展示了作者對寧靜、悠閑生活的向往和追尋。詩中描述了江上碧綠的水面和汀花盛開的河岸,以及在其中拾得鴛鴦兒的愉悅。漁父和水仙都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堪稱理想的境界。樵叟也生活在岸邊的花叢中,與孫子玩耍,仿佛將頭發弄成了一團雪白色的花朵。而詩人自己則在船上寫下了一首新的詩篇,沏了茶,以茶煮桃花水,享受著無憂無慮的心境。
接著,詩人描述了幾片帆船的離去,但是這離去并不是終結,而是將要繼續行進前進的意象,揭示了生活和時代的繼續發展。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偉大仁政的向往,以及即使在偏遠的竹林中,也有人在讀書的聲音。
整首詩詞以唐宋時期江南景色為背景,寓意詩人對寧靜、安逸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以此寄托了對仁政的向往和對文化教育的重視。整首詩情意融洽,形象生動,給人以愉悅和暢快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