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作 / 作者:貫休 |
山為水精宮,藉花無塵埃。
吟狂岳似動,筆落天瓊瑰。
伊余自樂道,不論才不才。
有時鬼笑兩三聲,疑是大謝小謝李白來。
|
|
山中作解釋: 《山中作》是唐代貫休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就是水精宮,
藉著花朵無塵埃。
吟唱使山巒好像在動,
寫字則如天上瓊瑰。
我自己欣然自樂道,
不論有沒有才華。
有時候鬼魂會笑出兩三聲,
難道是大謝小謝李白來了?
詩意和賞析:
《山中作》通過描繪山水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樂觀的心態(tài)。
詩中詩人以山為水精宮,描述山巒如水動彈不定,使人感到置身其中。他用“吟狂岳似動,筆落天瓊瑰”來形容自己的才華,吟唱使得山巒變得如此生動,而用筆寫字則如同寫下了天上的珍奇之物。這里貫休以山為喻,抒發(fā)自己才華橫溢之感,并表達了對自身才華的樂觀態(tài)度。
最后兩句“有時鬼笑兩三聲,疑是大謝小謝李白來”,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他說自己時常能聽到鬼魂的笑聲,仿佛是大謝小謝李白(指李白和謝靈運)來了。這里的“大謝和小謝”指的是唐代詩人謝靈運和謝朓,他們被視為當時的才子佳人,而將自己與他們相比較,詩人表達出了自己才華出眾的自信心態(tài)。
整首詩以山為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對自己才華的展示,充滿自信和樂觀。通過以山為喻,貫休將自然與自身相融合,表達出一種自由自在、豪邁豪放的心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