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作 / 作者:貫休 |
君子稱一善,馨香遍九垓。
小人妒一善,處處生嫌猜。
口如暴死人,鐵尺拗不開。
稂莠蝕田髓,積陰成冬雷。
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
|
偶作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偶作
君子稱一善,
馨香遍九垓。
小人妒一善,
處處生嫌猜。
口如暴死人,
鐵尺拗不開。
稂莠蝕田髓,
積陰成冬雷。
因知咋舌人,
千古空悠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貫休所作,描述了君子稱贊一個善行都能散發(fā)馨香遍布九州,而小人卻嫉妒別人的一點好處,處處生起猜疑和嫌隙。詩中描述小人的口舌邪惡,如同死人般無生氣,就算用鐵尺來撬開也是拗不開的。小人的存在就像稂莠蝕咬著田地的根髓,一點點積蓄起惡劣的負能量,最終會演變成冬天的雷霆暴雨。作者最后感慨地說,認識到這種咋舌的人,千古以來空悠遙,無法改變。這首詩詞通過對君子和小人的對比,抒發(fā)了作者對人性的痛惜和對社會的憂慮,以及對惡劣行為的警示。
這首詩詞直接明了地將君子和小人進行了對比,揭示了君子稱贊善行,而小人則妒忌和生嫌猜的現(xiàn)象。詩中以夸張和形象的比喻來描繪小人的言行,如“口如暴死人”,形容其言辭惡劣無情;“鐵尺拗不開”,形容其執(zhí)迷不悟的態(tài)度。而作者通過“稂莠蝕田髓”和“積陰成冬雷”來比喻小人惡劣的言行會不斷蔓延并最終帶來嚴重的后果。最后的“千古空悠哉”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這種惡劣行為的無可奈何和對于人性的憂慮。
整首詩節(jié)奏流暢,字句簡潔,直接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思想。通過對君子和小人的對比,揭示了小人的危害和社會腐敗的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的關(guān)切和對人性的反思。使用了明確而生動的形象來描繪小人的行為,使詩詞更具有力度和沖擊力。整首詩詞既是一種批判和警示,也是對于君子行為的贊美和對善良的呼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