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紫閣隱者 / 作者:貫休 |
積翠藏一叟,常思未得游。
不知在巖下,為復在峰頭。
苔上枯藤笐,泉淋破石樓。
伊余更何事,不學此翁休。
|
|
寄紫閣隱者解釋: 詩詞:《寄紫閣隱者》
作者:貫休
朝代:唐代
積翠藏一叟,常思未得游。
不知在巖下,為復在峰頭。
苔上枯藤笐,泉淋破石樓。
伊余更何事,不學此翁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貫休寫給住在紫閣的隱者的寄語。詩人羨慕這位隱士過著隱居的生活,他心中一直渴望能夠找到這個地方,但無論是在巖下還是在峰頂,他都找不到這位隱者的所在。詩中描述了巖石上長滿苔蘚,枯藤覆蓋籠罩著隱士居住的紫閣,泉水不斷滴落在石樓上,流淌出歲月的痕跡。詩人對于隱士的生活充滿了向往,想要學習這位獨居人的隱居之道。
這首詩以隱者的生活為背景,描繪了山谷中一位與世隔絕的人的生活環境。詩人通過描寫巖石、苔蘚、枯藤和泉水等自然元素,展現了隱居者的清幽、寧靜和與自然的融合。他借此來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嘆自己無法像隱士一樣追求寧靜。整首詩情感深沉而悲涼,詩人表達了對隱士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自己束手無策的困惑與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