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盡途中作 / 作者:貫休 |
行行芳草歇,潭島葉紛紛。
山色路無盡,砧聲客強聞。
殘陽曜極野,黑水浸空墳。
那得無鄉思,前程入楚云。
|
|
秋盡途中作解釋: 《秋盡途中作》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詩人心中的思緒。
行行芳草歇,
潭島葉紛紛。
山色路無盡,
砧聲客強聞。
殘陽曜極野,
黑水浸空墳。
那得無鄉思,
前程入楚云。
詩詞借描繪秋季途中旅行的景色來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中行行芳草已經停止生長,潭島上的葉子紛紛落下,山景和路途看不盡頭,這些景象都在詩中表現出了秋天即將過去的感覺。砧聲是指打砧的聲音,傳到詩人的耳中,使他倍感他鄉之遠。
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詩人在秋天旅途中的思鄉之情。在秋天行走看到這些景象,使詩人浮現出對家的思念。殘陽照到那久違的原野,黑水也翻涌到親人的墳墓,這些景象喚起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人在行程前進的楚國云中,回望故鄉,即使在旅途中也無法忘記家鄉的情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秋季旅途中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思緒,傳達出對家鄉的思念。詩人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觀和聲音描寫,使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詩人的心情。整首詩詞節奏明快,語言簡潔明了,意味深長。通過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思緒,詩詞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深的思鄉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