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渚逢楊贊禹 / 作者:貫休 |
流浪兵荒苦,相思歲月闌。
理惟通至道,人或謂無端。
燒猛湖煙赤,窗空雪月寒。
知音不可見,始為一吟看。
|
|
鄂渚逢楊贊禹解釋: 《鄂渚逢楊贊禹》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流浪在外的艱苦生活,對知音的思念以及對詩的贊頌。
中文譯文:
在鄂渚(指今湖北黃州),我遇見了楊贊禹;
流浪的歲月艱苦,思念之情無盡;
有人指責我所追求的道理,覺得是毫無意義;
湖水煙霧升騰,窗外空無一物,寒冷的雪月;
知音難得一見,只能通過吟詠來感受。
詩意和賞析:
貫休在這首詩中表達出了一種辛酸的境遇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他身處流浪之中,飽嘗生活的困苦和辛酸,但即便如此,他對于理想的追求仍不減,堅持追求至高無上的道理。
詩中的“燒猛湖煙赤,窗空雪月寒”描繪了流浪者所面臨的寒冷環境,給人以凄涼、孤寂之感。而“知音不可見,始為一吟看”意味著他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只能通過吟詠詩詞來寄托自己的心情。
整首詩揭示了貫休秉持對道理的追求,對理想的不屈不撓,相信只有通過對理想的追求,通過對詩的吟詠,才能感觸到知音難得的珍貴。這種對于理想的執著和對詩的贊頌,給人以勉勵和啟迪,讓人感受到貫休追求真理和美好的精神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