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送禪師歸閩中 / 作者:貫休 |
春色滿三湘,送師還故鄉。
穿霞逢黑yU,乞食得紅姜。
大化宗門辟,孤禪海樹涼。
儻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
|
|
春送禪師歸閩中解釋: 《春送禪師歸閩中》是唐代貫休所作的一首詩,表達了送別禪師歸故鄉的情感,并融入了禪宗思想和對自然景色的描繪。
中文譯文:
春天的景色充滿了整個湘江,我送禪師回歸故鄉。
穿過霞光,在黑暗中遇見他,他乞求食物時得到了一塊紅姜。
大化宗門為禪宗開辟道路,獨自修禪的人在海上的樹蔭下感受涼爽。
縱使這首詩被當做了新的佛教偈語,寄給我又有何妨呢?
詩意:
整首詩將禪宗思想融入其中,表達了貫休對禪修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師者的敬意和送別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表現了與自然的融洽和對自然的贊美。禪修之人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真諦,與大千世界相融合。詩中也暗含對禪宗的佛教偈語的視角,將自己的創作和傳統的禪宗相聯系。
賞析:
這首詩詞用簡潔明了的語句,描述了送別禪師歸閩中的場景和情感。貫休在描述春天的景色時,運用了生動而具體的描寫手法,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春光明媚的湘江之畔。詩人借景抒情,將送別禪師的情感和對禪修的向往相互交織,使詩詞中的情感更加真摯動人。通過對禪宗和自然的描繪,詩詞展示了禪修者尋求內心平靜和與大千世界的融合之道。同時,詩中還有對禪宗的致敬和對傳統的延續,展現了貫休對禪修和佛教的敬重和認同。整首詩詞意境美麗,語言簡潔,風格清新自然,詩意深遠,頗具禪宗的意境和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