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玩月懷玉霄道士 / 作者:貫休 |
光異磨礱出,輪非雕斫成。
今宵剛道別,舉世勿人爭。
征婦砧添怨,詩人哭到明。
惟宜華頂叟,笙磬有馀聲。
|
|
秋夜玩月懷玉霄道士解釋: 《秋夜玩月懷玉霄道士》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觀賞秋夜中的明月,并借此表達自己對玉霄道士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光輝自然而生,不是人工打造的。
今晚剛剛與道士分別,全世界都不應爭奪。
征婦的梆子聲增添了怨憤,詩人哭到天明。
只有華頂叟(指玉霄道士),笙磬的聲音還在繼續。
整首詩以玩賞秋夜中的明月為主題,通過以情景寫意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道士的思念之情。
詩人在詩中用對比的方法,表現出明月的高潔和光輝的自然屬性,與人工刻琢的藝術品的不同,強調了其獨特之處。
詩人以自己與玉霄道士的分別為起點,表達了自己將與他人爭奪道士的怨憤之情,抒發了自己對道士的思念之情。此處的征婦梆子聲象征著他人的爭奪和煩擾。
最后,詩人認為只有華頂叟(即道士)的笙磬聲音仍在繼續,這是對道士高尚境界和自身的稱贊。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和對道士的崇敬之情,同時也凸顯了自然與人工、道士與世俗的對比,展現出唐代詩人特有的情感和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