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渚逢楊贊禹 / 作者:貫休 |
流浪兵荒苦,相思歲月闌。
理惟通至道,人或謂無端。
燒猛湖煙赤,窗空雪月寒。
知音不可見,始為一吟看。
|
|
鄂渚逢楊贊禹解釋: 《鄂渚逢楊贊禹》
流浪兵荒苦,相思歲月闌。
理惟通至道,人或謂無端。
燒猛湖煙赤,窗空雪月寒。
知音不可見,始為一吟看。
譯文:在鄂渚相遇楊贊禹
流浪之人經歷艱辛與苦痛,思念之心度過歲月的盡頭。
理念乃是通向至道,有人或稱為無謂之事。
鄂渚湖上冒著濃煙,窗外空寂月寒。
知音難以相見,初次以一吟相互傾聽。
詩意: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旅途漫長的艱苦和心靈的苦悶。他思念著遠方的朋友,堅持追求著自己的理想道路,雖然有人認為這一切毫無意義。在他流云的旅途中,他發(fā)現湖上冒著濃煙,窗外月寒如雪。他想到自己與知音難以相見,但只要吟唱一曲,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
賞析:這首詩以流浪之人的艱辛為切入點,通過描述作者的思念和追求至道的力量,展示了作者堅持不懈的精神。詩中的燒猛湖煙赤、窗空雪月寒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流浪途中所見的景象,反映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寂寞。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與知音不能相見但仍然通過詩歌表達情感的意愿,體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堅持。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追求,給人以思索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