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之湖南 / 作者:貫休 |
湘水萬馀里,師游芳草生。
登山乞食后,無伴入云行。
宿雨和花落,春牛擁霧耕。
不知今夜月,何處聽猿聲。
|
|
送僧之湖南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湖南的湘水綿延萬里,僧人游賞芳草盎然。
登上山頂乞食后,獨自進入云中行走。
宿營時遇雨和鮮花落下,春天的牛群在霧中耕作。
不知道今晚的月亮在哪里,何處能夠聽到猿猴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貫休送別僧人離開湖南的情景和心情。詩人以湘水為背景,描繪了湖南的美麗景色,其中芳草生長得茂盛。僧人登上山頂行乞,然后獨自進入云中行走,追求自己的修行與境界。詩人用宿營時遇到雨和花落下來來形容時間的流轉,同時春天的牛群也在霧中勞作,景象生動。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不知道今晚月亮在哪里,也不知道能否聽到猿猴的聲音,展現了對僧人的思念和離別之情。
這首詩以湖南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和人文景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詩人展現了湖南的美麗和神秘,并以此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僧人的思念和對自然的贊美。整首詩充滿了離別的傷感和對神秘自然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禪修境界的追求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