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對雪寄杜使君 / 作者:貫休 |
片片含天意,紛紛勢莫拘。
灑于諸瑞后,憂恐一冬無。
鶴凚聲偏密,風焦片益粗。
冷牽人夢轉,清逼瘴根徂。
掃徑僧傾笠,為詩士棄爐。
橋高銀螮蝀,峰峻玉浮圖。
盈尺何須問,豐年已可□。
遙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壺。
|
|
夜對雪寄杜使君解釋: 《夜對雪寄杜使君》是唐代貫休所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對大雪紛飛的景象的描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
詩中描繪了大雪紛飛的景象,雪花片片,像是含有天意一樣,紛紛紛揚,似乎沒有束縛。灑在各種吉祥的事物之后,給人一種憂慮恐懼的感覺,仿佛暗示著一整個冬天都可能不會有好的收獲。
詩中還描繪了寒冷的景象,鶴凚的叫聲越來越密集,風變得更加刺骨。這種寒冷的氣氛使人的夢境也變得寒冷起來,清冷的雪氣甚至侵入到了瘴癘的根部。
接著詩中切換到描寫僧人和詩人的場景,僧人傾斜著斗篷掃地,而詩人則放棄了火爐來寫詩。這表達了詩人精神上的超脫和追求,不受物質的束縛。詩中還描繪了高橋上的銀螮蝀(傳說中的怪物)和峰巔上的玉浮圖(傳說中的神仙住所),增加了詩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希望和期盼,不再需要問及尺寸大小,因為收獲已經豐盈。遠遠回憶起曾在郢中聽到的音樂,每一句都宛如從冰壺中涌出來的冷冽之音。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大雪紛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的超然態度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