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姚洎拾遺自江陵幕赴京 / 作者:貫休 |
捧詔動征輪,分飛楚水濱。
由來真廟器,多作伏蒲人。
舍魯知非愿,朝天不話貧。
沙頭千騎送,島上一蟬新。
莫使身侵貴,無矜貴逼身。
玉階凝正色,蘭苑漲芳塵。
鑾輅方離華,車書漸似秦。
流年飄倏忽,書札莫因循。
涼雨鳴紅葉,非煙閉紫宸。
憑將西社意,一說向荀陳。
|
|
送姚洎拾遺自江陵幕赴京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送姚洎拾遺自江陵幕赴京
捧詔準(zhǔn)備出征,別落楚水邊。
這廟中的器物是真的,都是由伏蒲人制作的。
魯國舍棄了知名,只是為了上天不再貧窮。
沙頭上有千人騎兵相送,島上則有一只新蟬鳴叫。
別讓身份壓迫心靈,也不必炫耀貴族身份。
玉階上的人面色沉靜,蘭苑中充滿了芳香的塵埃。
御車正駛離華陽門,書信漸漸變得像秦國的風(fēng)格。
流年匆匆,不要因循守舊的書信。
涼雨中鳴響紅葉,非煙下紫禁城寂靜。
依靠著西溪社的意念,向荀川稟告一番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貫休所寫,表達了他對朝廷的愿景和對士人的身份觀念的思考。詩人通過送別姚洎拾遺者的場景,借以抒發(fā)了他對官員生涯的矛盾心理和對權(quán)利與財富的不屑。詩中通過對比生動地展現(xiàn)了貴族身份與士人自在之間的關(guān)系,提出了追求內(nèi)心自由和追求榮華富貴之間的矛盾。整首詩行云流水,意境優(yōu)美,細節(jié)描寫細膩,給人以深遠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