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景判官兼思州葉使君 / 作者:貫休 |
獨住西峰半,尋常欲下難。
石多桐屐齾,香甚藥花干。
荏苒新鶯老,窮通亦自寬。
髯參與短簿,始為一吟看。
|
|
寄景判官兼思州葉使君解釋: 《寄景判官兼思州葉使君》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獨自居住在西峰山的半山腰上,雖然尋常欲下山并不困難,但仍感到困頓。山上的路很多,鞋子踩到石頭發出的聲音“桐屐齾”很多,草木花香的味道非常濃郁。時間匆匆流轉,春天的鶯和秋天的蟬交替鳴叫,貧困與富裕都能自得其樂。經過歲月的洗禮,詩人的心境由窄變寬,而他平凡的生活也能引發他的靈感,由此寫下了這首詩。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獨住西峰半,
尋常欲下難。
石多桐屐齾,
香甚藥花干。
荏苒新鶯老,
窮通亦自寬。
髯參與短簿,
始為一吟看。
詩人獨居西峰山的半山腰,
想要平常下山并不容易。
山上的石頭遍布道路,桐屐踩上去發出聲音,
香味十分濃郁,草木花朵干燥。
春天的鶯鳥一去不返,秋天的蟬聲也已經老去,
貧窮與富裕都能使人心境開闊。
執筆抄寫佛經,開始就是為了一時瑣事,
通過寫詩看世間萬象。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獨自生活在山中的苦悶與思考。詩人感到雖然下山并不難,但是生活中的種種困頓讓他一時無法輕松。他所處的環境有很多石頭,走路時發出聲響,山上的花草散發著濃烈的香氣。詩人通過描述春天的鶯鳥和秋天的蟬聲交替的變化,表達了時間的匆匆與人生的無常。盡管經歷了貧困與富裕,詩人已經能夠心境自得,從一個窄小的世界看到更加寬廣的世界。他寫下這首詩,不再是為了一時興起,而是通過詩歌展現自己對于世間萬象的洞察。整首詩意豐富,寫景妙趣橫生,抒發了詩人的感懷和人生體驗,展現出他對自然和生活的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