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望寄王使君 / 作者:貫休 |
靜躡紅蘭徑,憑高曠望時。
無端求句苦,永日壑風吹。
大月生峰角,殘霞在樹枝。
只應劉越石,清嘯正相宜。
|
|
秋望寄王使君解釋: 靜躡紅蘭徑,
憑高曠望時。
無端求句苦,
永日壑風吹。
大月生峰角,
殘霞在樹枝。
只應劉越石,
清嘯正相宜。
詩詞的中文譯文:
靜悄悄地走過紅蘭之徑,
站在高處,遠遠眺望。
無緣無故地苦苦追尋句子,
整日里壑谷的風吹。
明亮的月亮升起在峰角,
余暉還掛在樹枝上。
只有劉越石,
才能唱出那清脆悠揚的嘯聲。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在秋天眺望遠方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劉越石的稱贊。
在秋天的田園中,作者悄悄地走過紅蘭之徑,來到一個高處,俯瞰遠方的美景。他追求句子的靈感,但卻心情苦悶,沒有找到合適的表達。
整日里,他站在壑谷中,涼風吹過,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月亮從山峰上升起,殘余的晚霞還掛在樹枝上,增添了一抹美麗的色彩。
最后,作者稱贊了劉越石的才華,認為只有他才能演唱出那清脆悠揚的嘯聲,與這秋景相得益彰。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秋天的景色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和真情流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修辭手法,如紅蘭之徑、月亮和晚霞等,使整首詩充滿詩意和藝術感。
詩的前兩句“靜躡紅蘭徑,憑高曠望時”,以靜、遠的意象創造了一種寧靜、遠離塵囂的感覺。后兩句“無端求句苦,永日壑風吹”,通過描寫作者追求句子的過程和壑風的吹拂,體現了作者的孤獨和沉思。
詩的后兩句“大月生峰角,殘霞在樹枝”,通過描寫自然景物,營造出秋天的美景,同時增添了一份浪漫和詩意。
詩的最后兩句“只應劉越石,清嘯正相宜”,通過稱贊劉越石的才華,與自然景物相呼應,展示了作者對藝術和美的熱愛。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致的描寫和真情流露,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贊美。詩中的景象和意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曠遠,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和悲苦。 |
|